小寒和我在小寒这天想到的

早上打开电脑,桌面提醒今天是小寒。其实对于节气,我一直没有什么概念,去年有一个高中同学办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以24节气作为主线,取名《廿四》,我当时觉得很有意思。所以今天看到桌面“小寒”的提示的时候,我便稍稍留意了一下。我想既然叫小寒,想必是冷的,但是冷得又不让人讨厌,才对得起这一个“小”字。结果后来发现完全不是这样,对于中国而言,小寒竟是气温最低的节气,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绝大多数时候比大寒还要冷。看来有些东西真不能完全靠想象,还是积极求证的好。


百度上稍稍搜索了一下,发现所谓节气,在古代竟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古人离不开的一个东西。古人用节气来指导农事,节气竟是关乎着他们的温饱的。而尽管今天我们依然要依靠食物生存,但是感觉上农耕文明离我们的生活已经是越来越远了,远没有商业文明的冲击那么直观和强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画面也许已经定格在关于小学课本的记忆里了。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可批判的,毕竟每一代人成长的环境都不一样。在今天的社会,知道24节气固然好,然而倘若不知道,对生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节气本身与人们生活联系程度的降低决定了它不再可能像古时那样流行。


可是,我止不住在想,我不仅是对节气不了解了。甚至所谓季节,似乎再熟悉不过的四季,我又有多少感触呢。我的生命里已经轮回了19个春秋,而我却没对其中任何一个印象深刻。记忆里无非是天暖了天凉了,每年不变地轮回交替,与树上鸟儿对四季的体验也许并无二致。比起古人触景生情的能力,是差了好远。然而似乎这也没有什么大碍,毕竟都是二十一世纪了。现代社会强调快节奏不是,谁还有闲情在这里瞎矫情呢。但是,转念一想,每天冷冰冰地与周围景致擦肩而过,相较于感触细腻的人,是少了多少只属于自己的感动,是错过了多少常人发现不了的小美丽,是让本就枯燥充满压力的生活少了多少乐趣。况且,我这样糊里糊涂、粗枝大叶地过生活,所谓的快节奏的借口,又带来了怎样巨大的成功呢?也不过只是跟随潮流罢了。


也许知不知道节气并不重要,关不关注四季流转并不重要,这些都只是形式,只是途径,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能否从所谓平凡的生活中发现能让自己独自笑出声的乐趣。但是,怎样去寻找乐趣呢,我无奈的发现,还是要借助途径。于是,在小寒的夜晚,我听着黄小琥的《没那么简单》,单曲循环到已经忘了它确实还在播放,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有些形式,还是多知道一点的好。

 

评论
热度(2)

© bestmartin | Powered by LOFTER